协会介绍|工会联合会|协会专家组|会员单位|泸菜动态|泸菜学校|泸菜标准|名菜名店|景区农家乐|原辅料|

泸州早餐那一碗面,感受地方人文百态

发布时间:2021-03-07 20:28:48 来源:百度 浏览次数:0

  泸州有句老话:早上吃得好,中午吃得饱,晚上吃得少。好像是一种朴实健康饮食观念。据说,中国老祖宗在宋朝之前,一日不是三餐,是两餐,没有晚餐的习惯。而过午不食的方式也常被一些佛道养生者所提及。

  而更早的原始社会,恐怕几日能一餐都不好说,在茹毛饮血的时代,那些远古人类还没有今天这么幸运。所以寿命自然比今天的人要差许多。

\

  不过,至少到了今天,无论你吃不吃早餐,国人其实对早餐的重视远远大于其他两顿。当然并不是说早餐要把丰富的山珍海味都铺满桌子,而是一定要吃,而且要健康地吃。

  但是在泸州,一定要吃是肯定的,是否健康的吃大家并没有太在意。健康的吃属于发育中的儿童和青少年,我们最多在意于这个年龄阶段,特别是近十年,以前不是婴幼儿阶段的话,都是大人吃啥子,娃儿吃啥子,今天的小孩比我们那个时候要贵一些。

  当然其实说白了,泸州人最后还是取决于味道。

\

  我觉得大多数泸州人对味道都比较敏感和挑剔,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无所谓,吃也吃得,不吃那么好味道也过得。这个倒是没有什么问题。

  关键是泸州人有时候跟重庆人的习惯上也有一些撞车的话题,比如有人告诉我,每一个重庆人都认为他们家楼下的火锅巴适,而多数泸州人也会给你推荐他们家附近的面馆,特别是有过十多年以后的了,其实他自己很久都没有去吃了,还是要给你推荐,你说这是不是有点搞扯。

  搞扯归搞扯,泸州人早餐基本被各种口味的水面覆盖这倒是毋庸置疑的。

\

  曾经有北方的朋友问我,你们四川人不是吃大米的面,怎么也那么爱吃面。大概是因为我经常拍泸州早餐打卡的内容都是各种面,还不完整,我个人比较喜好干拌类型。所以不是干杂就是素椒又或者臊燃,其实泸州早餐吃面倒是比较普遍的事情。

  有人问泸州早餐没有特色,甚至可以分化出来,有点挑拨的样子,古蔺或者叙永的面比泸州好吃,比泸州好吃,就好吃吧,包容各种美食,不仅仅没有一种感恩的心态,反而剑拔弩张的,没有意思啊。这个就是问你十万个为什么你依然给不了满意的答案。

\

  反正就是一句话,喜欢怼,喜欢自己的一切的同时必须干翻其他所有。结果自己没起来,其他也干不动,成了笑话。

  关于泸州的面,一般来说指的是面条,我们有干面和水叶子面。做法雷同,但是最后成型不一样。干面是否有碱不一定,水面一定要有。以前水面基本是扁一点的,但是不会太宽,太宽泸州人会叫面块,而不是面条。

  后来叙永和古蔺的豆汤面进入市区以后,也带来一些很细的面条,有人喜欢,有人不喜欢这是饮食习惯而已,但是并不排挤,如果排挤这些不可能越开越多。大多数泸州人比较包容和忍耐。

\

  我向来认为泸州人的性格里有狼性和兔性。狼性是不怕孤独,敢于硬钢,但是不会主动挑事,兔性是比较温柔,虽然泸州话不温柔,有点硬邦邦的感觉,但是这种硬邦邦的感觉你听久了也怪有韵味的。

  三区四县扩大了泸州的民俗性,就是不仅仅是江阳区和龙马潭区,其他郊县又各有自己的习俗和口音差别,也导致了一种地方或者叫地域习惯。

  这种习惯这些年相互碰撞比较明显,高于过去,因为过去大家交流的程度,没有今天那么高,交通便利后,泸州人开始全国跑一样,三区四县也不像是以前那样,划分的特别清楚,大家交集的机会少,现在完全不是。

\

  不信你去最繁华的水井沟,随便捞十个人来采访,估计老城区的泸州人你还不一定见得到几个,三区四县的朋友可能不少,甚至还有不少外乡的朋友。这本身来说是好事。

  泸州很少有地方保护主义的概念,先不说它到底有没有意义,至少泸州人很乐意接受新鲜事物的进入。

  但是泸州人绝对不喜欢那种,当着一套背着一套处事风格。以面来说泸州,其实说得是泸州人的秉性,见微知著的道理,我希望未来在泸州,无论做什么,夸赞多一点,抵触少一点,本土地域性可以明显,但是这种明显不是给大家带来针对性,而是更好的融合。

  你心中有一碗面,我心中也有一碗面,但是我不希望我这碗面给你带来压力,也不希望你那碗面让我反感。